写写 | Blogue

One Third of One L

January 14, 2016

1L的生活在很多书里或电影里都有描述,比如著名的One L,比如著名的The Paper Chase,反正我都没看过,据说描述的都是上个世纪哈佛法学院的高压环境。其实一个学期读下来,如果问我是什么感觉,我的回答真的是“没有感觉”。然而亲友团们都很好奇读文科是怎样一种体验,毕竟我的圈子里以理工科为主,大家都对文科抱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情怀”,所以我便榨出一点儿第一学期的“感觉”吧。

关于学业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帖子说,SLS的1L Fall是T14里面强度最大的,我也无从比较,我估摸着其实大同小异吧,基本都是四门法律的课一门写作课。原本我们是Quarter制,不过1L会提前一个月开学,即使这样,周数可能还是比其他正常两学期制的学校少一点,所以大概课业会多一点,基本每天上下午都在上课。我们必修的四门是Civil Procedure(民事诉讼,翻译随便看看就好,我毕竟是个中文法盲),Criminal Law(刑法),Contracts(合同法),Torts(侵权法),外带一个Legal Research and Writing(法律写作)。

Reading

Reading是一道不得不过的坎,基本上每节课布置在20多页,听着是不多,尤其是我阅读速度本来就不错。不过上个学期我每个case都有写case brief,就是要把每个案例总结出来一页纸的东西,如果不这样把结构缕清楚,上课教授叫到再去好多页的判例里找,很容易乱。但有时候那20多页布满了无数小案例,读三个小时都未必能记完;或者是最高法院的判例,又臭又长还模棱两可,一小撮人同意这个一小撮人反对那个,错综复杂;又或者是19世纪的案例,那文邹邹的英文读上两遍都一头雾水……基本上我的一周从周六开始,周六读周一的reading,周日读周二的reading,周一周二读周三的,周三读周四的,周四读周五的……终于!终于周五可以放松一下,弹弹琴洗洗衣服打扫打扫房间吃吃饭看看美剧敷敷面膜,然后到了周六,一切又周而复始。我记得第一个星期五突然没有reading看的时候,我陷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狂喜中,就是去洗衣服走在路上嘴角都会上扬那种,想到当天不用看reading就能笑出声来,我估计就是犯病吧。

其实我觉得国际生在reading上有心理上的优势,因为如果问美国人的话他们读完也一头雾水,但他们就会觉得心理压力很大,毕竟自己的第一语言读两遍不知道在说啥是怎么回事!但我们就放松多了,我们可以想,反正这个是我第二语言啊,我读着费劲是正常的,所以其实在reading上面并没有焦虑感。阅读是件熟能生巧的事,基本上学期过半以后,会越读越快的,到后面已经可以犯懒略读了,能力进步都是看得见的。

Cold Call

Cold call是所有和法学院有关的传言中最有戏剧感的一个,基本就是教授上课点名到你,然后开始不停地问你问题。可能是年龄原因,也有可能是我脸皮厚,也可能西部的教授真的很和善,我是觉得这个没啥好紧张的。我有一次刚上课就被叫到,连书都没找着在第几页,教授就去问别人了,我也没觉得怎样。其实很多情况下教授问问题也是为了让大家讨论,一般有想法就说,没想法就做个安静的美女子。还有部分教授知道大家怕cold call,就会用一种panel system,每节课会指定几个人回答问题,其他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的感觉是,上课这种强度的问答和真正法庭上的oral argument(口头辩论)根本没法比,那些大法官才是各种一针见血,根本容不得你废话就打断你,每个在做口头辩论的律师都会感觉被问得体无完肤无力招架,那个才算压力吧。

这个也是国际学生心理上有优势的地方,因为我们的成长文化不像美国这样以表扬为主,所以我们比较不玻璃心。上课回答问题的好处是,你说烂了没人会注意,你要是说的好会有不少同学下课过来跟你说你说的真好或者要继续和你讨论,有的时候教授都会发邮件说你表现好,心理上比较受用。

上课

经常有人问我上课是什么样子的。基本就是一个案子,教授先叫个同学大体讲一下是怎么回事,然后开始就一些重点问题展开讨论,要不就是大家畅所欲言怎么说都对,要不就是大家畅所欲言怎么说都不对,取决于教授风格。那种怎么说都对的风格一开始很不习惯,笔记都不知道要怎么记,一节课记不了几行,毕竟所有事情都没有结论,讨论完了跟没讨论一样。下课去问教授,每次不管我问啥,教授就回一句“嗯,有可能”,真是让人没脾气。那种怎么说都不对的也麻烦,因为圣意难揣度,他老人家经常会觉得法官说的都错了,我们就战战兢兢地记着他的点评,祈祷自己考试的时候没有站错队。

我上个学期最大的成就估计就是全勤了,大概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有一个全勤吧,感觉真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想我从小学起就经常因为不想起床想出去玩想去看车展等等理由旷课,中学成绩单上更是写着一个学期旷课100多节,大学就不用说了,有多少不记考勤的课我是一次都没去过,以至于考试时候教授看见我都纳闷……然而读法律麻烦的地方就在于布置的reading只是课堂准备,教授上课要表达的东西完全不在reading中,又没有录像没有PPT,不去的话真的没办法补。我就这样被逼成了一个全勤的好孩子,即使痛经也吃了止疼药贴了暖宝宝扛了热水袋以龟速挪进教室,有时候还要顶着昏昏沉沉的脑子回答问题,真的是从来没有这么拼过,请容我得瑟一下。

考试

期末考试是对学习情况的唯一检验,没有作业,没有期中考试,课堂参与基本也不算成绩,所以整门课基本就是一锤子买卖。考试形式一般是三到四个小时,有三四道大题,要不就是给出一个情景你来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要不就是一个纯政策法规性的或者理论问题。考试都是开卷的,引用合同法教授的话:“You can bring whatever you want to the exam, because nothing will help you.(你想带什么来考试都行,因为什么都帮不了你。)”身为一个前码农,我并没有打字速度的问题,基本上我能想到准备写的东西都有时间敲完,考完看看大概是每个小时1200词左右。

文科考试和理科考试感觉上区别蛮大:理科考试是拿到试卷时有点紧张,因为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都会,尤记得当年考数学分析,拿到试卷觉得每道题都不会,感觉要崩溃了,可一道题一旦你仔细想想觉得会做了,那基本就是满分没什么好担心的,考完基本就知道自己成绩了;文科却不一样,考试前自我感觉良好,考试时候自我感觉良好,考完试自我感觉良好,成绩出来觉得莫名其妙……总之,文科考试才是随机过吧。另外文科四个小时考试的强度是远远不及理科三个小时精神高度集中的考试的,不要听人家耸人听闻,我都是随便吃点面包就去了也不会觉得饿……

写作

法律写作其实是最有用的一门课。民事诉讼就不说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合同法基本可以重塑你对人与人之间责任和承诺的看法;侵权会让你觉得人生很美好,上次也给你们写过了;刑法会让你从此看罪案剧再也无法入戏……写作课的影响却是最深远的,简而言之就是“好好说话”。不要用大词,不要用长句,不要用被动态,结构简单分明,力度强劲,引用恰当,你一篇文章写下来,不管别人是只读了第一段,还是只读了每段第一句话,都能明白你的大致意思。我们第一个学期就是写一篇memo(给律所合伙人客观分析法律问题)和一篇brief(说服法官你更有道理),举个例子,我的brief开头是这样的:

Transferring a minor to an adult court is “the worst punishment the juvenile system is empowered to inflict.” Ramona R. v. Superior Court, 37 Cal. 3d 802, 810 (1985). The purpose of the juvenile court is to protect both the public and the minor, and “to preserve and strengthen the minor’s family ties whenever possible.” Cal. Welf.& Inst. Code § 202(a) (2015). Punishment in juvenile system is severe in itself. Ramona R., 37 Cal. 3d at 811. It violates the purpose of the law to further allow a teenage girl, who has already been constantly unattended by her family and who caused no actual injury in her conduct, to be tried as an adult.

这又是国际生比较有优势的地方,因为我们也不会很多大词,不会写复杂的大长句,只要思路清晰说服力强,就会是很好的文章。而且我们还不用花很久的时间,当美国同学一遍一遍改文章的时候,我反正改了一遍就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能改了,是一门投入产出比很高的课。缺点就是,我都不知道以后怎么再写言情小说了……

关于人

我也希望学校里都是西装革履的帅哥。

然而事与愿违,也可能是西部太土了,我感觉我的同学们都是从小到大的好学生,也就是说书呆子气都比较浓,都不太注意个人形象。再加上1L很忙,上课时坐在周围的同学无论男女都可能散发着浓浓的没洗头的味道……有一些很讲究的教授,比如我们合同法教授每天都打着领结,但实在又没有外貌;有外貌又讲究的教授,反正也还没教过我……

既然不能从外貌来评判别人,只能从性格着手了。每年入学的学生会分成30个人的小班,这30个人所有必修课都会一起上,所以第一学期对于同学的感观基本就由这个小班决定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法学院的原因,这里的同学并不是很热情,上课坐在相邻位置也不会打招呼,而且这样不爱搭理人的类型绝对不在少数,当然如果某件事情关乎他们自己的利益,他就会出现或者开口。举个例子,我有个同学,平常完全不会主动和我讲话也不爱主动理别人,但在律所活动的时候,就自动承担了介绍别人的职务,我还没张嘴他就滔滔不绝地开始介绍我的背景,成功营造了一副他所有人都很熟的模样。我只好说,呵呵他可真了解我。

当然了,我已经蛮幸运的了,我们这个小班估计是我们这届最和谐的,经常会一起出去吃饭看电影,还组织了感恩节晚餐等等,如果没去上课同学也很乐意借笔记。归根结底是因为班里工作过的人比较多,一般都离开本科有三到五年了。其实有没有过工作经历差别是很明显的,基本上我们都觉得和没有工作经验的同学没什么话说,主要大家的关注点不一样吧。具体的就不细说了,每个小班气氛都不一样,也有互相之间总在说坏话的,凭运气吧。

SLS很少招国际生,尤其是没在美国读过本科的国际生,如果要比较的话绝对是T14里面倒数,比如我们这届只有我一个,在美国读过本科的国际生也不多,所以一开始大家各种寻找共同朋友的对话确实觉得有点尴尬,熬过这个阶段会好一点,因为大家还是会不知不觉认识你,而且随着学校的进程,会有自然的话题可以谈,比如选了什么课,遇到什么教授,去了什么讲座等等。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开始陆续要找工作,渐渐也都打扮起来,看起来就顺眼多了……

关于心情

我一开始也说了,大部分时候的感觉就是“没有感觉”,主要是因为没有时间有感觉。我是在一个星期一到了美国,马不停蹄地买了两天生活用品和食物,第三天就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迎新活动,每天从早到晚都在乱七八糟早就不记得是什么的讲座和倒时差的煎熬中度过。三天结束便是周末,整个周末都在看布置好的reading,然后转过头的星期一就开学了!有时候我躺在床上会想,我在美国留学诶,我从小就想来美国读书的诶,然而再怎么心理暗示,还是一点儿兴奋感都没有。我觉得就像是迅速进入了打仗的模式,没吃的的时候吃泡面,牌子和口味都和在香港读书的时候一样,也知道各种副食要买什么牌子,怎么做饭最省事省时又营养均衡。宿舍和学校只有五分钟的路程,每天几乎就是两点一线,每一两个礼拜去和朋友吃顿饭,偶尔在线上购购物,超市都不用去,反正都有送货服务……如果非要说是什么感觉,就是“在活着”的感觉吧。

除此之外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孤独。有生以来从来不知孤独寂寞为何物的我真的有一些孤独的感觉,以前我是很喜欢独处的人,但想说话的时候总有朋友可以说话,上个学期却真的没有什么人可以说话。首先和国内有时差,中午的时候有点时间但国内的亲友都在睡觉,等国内的亲友醒来我又要开始看reading,根本没有空去说话;然后呢这边学校里也没有朋友,所有人都是新认识的,因为个人原因和男生自觉保持了距离,女生们又迅速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没有形成圈子的也是不爱与人来往的人,又没有什么国际生……而且友情本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又忌交浅言深,有谈得来的人也没那么容易,学业又忙到没有时间去营造什么跨越文化差异的友情,所以,就是很孤独,并不是我不喜欢自己呆着或总想和什么朋友在一起,而是那种“当我可能需要朋友的时候却没有可靠的人”的认知。

这个学期感觉就好多了,不再自己uber来去以后,经常会搭同学的车参加各种活动,不用再管对方是男是女,聊的东西也多了起来,会有人约着一起吃饭或者学习,还有人主动发给我各种找工作的信息,大家也会互相开玩笑,虽然还没有找到关系特别好的朋友,但已经有了一点“融入中”的感觉。另外也没有那么忙了,有空可以打打球什么的,开心多了。

人人都说1L的压力大,我这人迟钝,其实并没有对学业有焦虑的感觉,但会隐隐感觉到自己变得很敏感。比如上个学期一直在和两个美国室友奋战室温的条约,大家说好了一个温度她们还是会晚上偷偷跑去调,我那个时候有点崩溃,真的是感觉孤立无援,觉得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站在我这边来帮我解决冲突,或者根本没有人会关心我半夜总被冻醒这件事,但我要是去和人说我因为室温觉得很委屈我自己都觉得荒谬。美国同学也有差不多的体验,有一点小事和男友说了,男友要是没什么反应,她就觉得男友怎么一点都提供不了情感上的支持,很容易就生气了,而自己以前明明不会这样。我也因为个人原因,自己私下崩溃了很多次,却根本没有机会去解决。我记得最夸张的是最后一周考试,我每天早上十点多醒来就开始哭,哭到十二点多去洗把脸,吃点面包,默默收拾好东西去考试,考完试回来看看美剧,第二天继续重复……这大概是我1L最黑暗的部分了吧,反正现在看来都醉醉的,真的,情绪啊,感情啊,都是浮云,事业才是安全感的源头。开始和学校职业中心的人见面以及接触一些律所的人之后,因为对未来工作心里有谱了,所以不确定感和焦虑感明显减轻,情绪也稳定多了。

另外还有一些压力反应在身体上。我在学期过半的时候开始失眠,躺在床上两个小时都睡不着,听着钟表滴答滴答心中气恼就爬起来把钟表卸了,但仍然睡不着,大脑兴奋得像在过电影一样,睡前看过的案例盘桓不去,还去试了什么海浪声下雨声,然而都没什么用。同学们也如开学教授预测的那般,在期末爆发流感一个个病了下去,还好我倒是天生对流感免疫,上个学期小心保暖,并没有生病。

这些便是所有负能量了,说句题外话,负能量出现的时候就踏踏实实去感受吧!没必要当成洪水猛兽,非要去刻意追求正能量,没有负哪来的正。人活一场无非是个体验,有感情有牵挂的人必然会有喜怒哀乐,对每种情感都应该尊重,才不枉走过这一遭,何况我们这点儿负能量也就值得伤春悲秋矫情一下。总之,就像尼采说的那样,“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那些没有消灭我的东西,会使我变得更强壮。)”

当然了,写下这些只是想说其实1L的压力并没有那么大,只是1L加上异国他乡的新环境可能会造成情绪上的波动,但细说下来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熬过第一个学期生活就美好了,如果搞定了1L的暑假工作那简直就是天堂了。SLS的同学关系比较平和,大家竞争感没有那么强,大体时间基本都是心情平稳稍稍偏愉悦,毕竟学的这些东西我很喜欢。

1L Fall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日子简直远得没头,每周都在倒数还有多少周,但结束的时候却觉得白驹过隙,在忙忙碌碌完成一个又一个待做事项后,不知不觉就到了休战的日子,再回首望去,真有一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再说一句,我们最后一门考试结束时,2L和3L围在法学院门口,每个考完试的1L都被灌了一杯shot,小酒杯上印着1.33L,我每次看到都觉得有点别扭,难道不是0.33L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