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 | Blogue

《妖猫传》与《长恨歌》

March 15, 2018

同以往一样,每当到了考试周我就会开始勤快地写作文。这次便是因为看了梦枕貘的《妖猫传》。我的书评,一向由剧透开始,尤其事关悬疑作品,请谨慎阅读。

《妖猫传》与《长恨歌》

《妖猫传》

我先用正序把故事略述一遍。玄宗年轻时出访敦煌,逼着一个卖艺的胡人杀了自己的妻子。这个胡人,就叫做黄鹤,满心决定报仇,浑浑噩噩游走在大唐,碰见一个和自己妻子长得一样的女人,便跑去迷奸人家,生下一双儿女,女儿便是杨玉环。黄鹤觉得与其杀了唐玄宗,不如让自己的子嗣坐上王位,于是把女儿送给一个皇子,怎奈这个皇子没能当上太子,他便想法又把女儿送给了皇帝。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唐玄宗看上了儿媳妇杨玉环,让她出家做了道姑,再还俗迎进宫里,反正唐朝皇室一直都喜欢做这种事情。从此唐玄宗不管政务,专宠杨玉环。怎料黄鹤千算万算没算到杨玉环无法生育,自己血脉掌管大唐的希望落空,愤而决定让王朝分崩离析。于是,外戚当道,君臣异心,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被迫逃难,马嵬坡上,将士诛杀外戚,逼迫皇帝赐死杨玉环。

这时,一直以道士师父身份跟在杨玉环身边的黄鹤向皇帝提出假死的建议,用扎针的法子让杨玉环龟息沉入睡眠,想过上几年再把杨玉环挖出来唤醒,由日本人晁衡送去日本。众人按计行事,高力士假装勒死杨玉环,让众将士安心,但因为他偷听到了黄鹤覆灭唐朝的目的,私下松了黄鹤给杨玉环扎的针。

春去秋来,局势终于稳定了一些,当事人们决定把杨玉环从土里挖出来,怎料打开石棺,竟是一个恐怖的妇人。因为当年高力士松了针,杨玉环提前醒来,在黑暗的石棺中逐渐疯了。唐玄宗要追究责任,高力士连忙叫来知情的青龙寺不空和尚劝皇帝,对话终了,却发现黄鹤的两个弟子,一直陪在杨玉环身边的丹龙和白龙,带着杨玉环失踪了,紧接着黄鹤也不见了。

原来丹龙和白龙私下爱慕杨玉环,不想让她继续成为黄鹤的道具,便带着她私逃,而丹龙不想和白龙反目,便主动放弃杨玉环,不告而别。杨玉环仍旧神志不清,白龙遂强娶,并进行长期强奸,结果从偶尔的呢喃中发现杨玉环爱的是丹龙,渐渐生恨,决心引出丹龙决斗。同时白龙还要帮杨玉环报仇,比如杀掉当时逼死贵妃的人,比如继续让唐朝覆灭。

倏尔几十年过去了,长安城开始发生各种神神叨叨的事件,比如猫开口说话了,地底下爬出了兵俑,皇帝驾崩,新皇中风,日本新来的空海和尚和书生橘逸势着手调查,途中认识了正在纠结写《长恨歌》的白居易,以及时下正当官的柳宗元、韩愈、刘禹锡。空海意识到,噢,原来当年那一帮老不死的想要一个结局,遂在华清池组了宴会,邀请了丹龙,果然白龙带着杨玉环出现,执念未了的黄鹤也现身。黄鹤道出白龙便是杨玉环的亲哥哥,最后黄鹤杀了白龙,其实已恢复神志好几年的杨玉环杀了黄鹤,丹龙带走了杨玉环,两人快活了个把月。

故事便是这样,看得我简直要拍案而起,满脑子都是WTF?我在哪儿?我在看什么?我为什么要看这个?我写了一天paper你就给我看这个?我心底觉得无比愤怒,大半夜的因为这份愤怒甚至失眠了一两个钟头。

这个作者是不是对报仇有什么误会?因为黄鹤要报杀妻之仇,所以就把自己的女儿送给仇人的儿子,送完发现没什么用又干脆送给仇人?后来女儿被两个弟子带走了,从此再也不报仇了,每天纳闷两个弟子为什么这么做,为此撑着一口气活了几十年?

这个作者是不是对爱慕也有什么误会?因为白龙爱慕杨玉环,所以趁她神志不清的时候长期幽禁强奸,出去帮她报仇时候每每看到美女再顺便强奸一下子?本来呢,一会儿猫会说话,一会儿兵俑会动,人会被附身,眼见可能是幻术可能是咒术,一会儿又道教佛教拜火教,我还以为有多大阵仗,颇为期待,最后你告诉我白龙搞出来这么多事儿其实是兄妹乱伦,简直是上个世纪宝岛八点档电视剧都写烂了的梗,让我怎能不郁结心中,大骂小日本的格局。

我记得看完前四分之一的时候,我还和妈妈说这故事蛮有意思,多线程发展,语言简练但说得清楚,感觉构思还有些精巧。然后没过多久,作者就开始偷懒了,基本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靠前人留下的两封超长的信平铺直叙交代干净,让我有种在读故事大纲的错觉,我现在是在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吗?你说有一封信就有一封信,你说又冒出一封信就又冒出一封信,你说怎样就怎样喽?

再说主角空海和尚,看前面觉得这和尚还算挺有才的,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到后面发现就算是福尔摩斯也没这么臭屁,透过Kindle,我简直可以看到他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黄晓明式邪魅总裁笑。不过会一些佛学辩论,就被作者吹得神乎其神,跟遣唐使说“你们回日本后赶紧派使者正式恭贺新皇登基啊”,这就成了“话咒”,我不禁想问,《盗梦空间》看过吗?能别这么马虎吗?

故事的最后,作者大体是想告诉大家,一切如梦幻泡影。我想,没错啊,你这本书就是最大的梦幻泡影啊,看完以后我大概比黄鹤白龙还不爽啊,你画了那么大一个泡,结果圆不了啊,一戳就破啊,可不梦幻泡影么。以自己的整个作品为代价告诉世人一切皆是垃圾,佩服佩服。

《妖猫传》与《长恨歌》

《长恨歌》

因为这篇小说我看完以后实在过于郁闷,不得不把长恨歌翻出来洗洗眼睛。故事里最冤的就是中国的诗人们,我偶像李白莫名其妙被拉来打了个酱油,贡献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后就没了戏份。白居易、柳宗元、韩愈、刘禹锡更是从头到尾跑龙套,来衬托日本和尚的聪明睿智。这作者绝对对中国诗人有误会,白居易二十七岁进士及第,刘禹锡也是二十二岁中了进士,进士可是全中国前二三十,如此有才之人,能写一首诗写上一年写不出来?

关于《长恨歌》的解读,似乎有多个流派,我还记得当年语文课本里的标准答案似乎是感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白居易自己说这是“风情”诗,便再无其他解释。我觉得可以有两种揣度,一是把白居易往坏了想,总有一些渣男喜欢帮其同胞找借口:虽然唐玄宗为了自己活命杀了杨玉环,但是他是真的爱贵妃,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真的没做错什么,你看贵妃死了他不还上穷碧落下黄泉么。二是把白居易往好了想:虽然我白乐天也是万花丛中过,但如此这般强占儿媳又把人家逼死的事情,我是真看不下去,手痒写出来鄙视一下。我个人还是倾向于第二种揣度。

我们看原文。我以为,长诗大体和小说的理论一样,开篇第一句话往往是很重要的奠基,此处却是“汉皇重色思倾国”,直陈皇帝的不是。因为有了错因,所以会有恶果,自作自受便靠全篇最后一句话呼应,“此恨绵绵无绝期”。《妖猫传》大概搞错了“恨”的意思,才整天在莫名其妙地报仇,这“恨”是遗憾,是皇帝自己的错造成的皇帝自己的遗憾。杨贵妃有没有爱过皇帝,也许在恩宠正盛的时候有过,我们不好说,因为可以确定的是全诗基本在描写皇帝的心理和行为,不客气地说,是一篇自作多情的独角戏。

我们再回到开头往下读,“御宇多年求不得”。是真的求不得么?杨贵妃之前,唐玄宗不知专宠武惠妃多少年,即使武惠妃害死了自己的几个儿子,他也仍旧维护,还在她死后追封皇后。接下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这自然也不是真的,杨贵妃明明是皇子的妃子,唐玄宗近六十岁时颇费了些功夫才弄到身边。

《妖猫传》与《长恨歌》

问题是,我们都知道的历史,白居易自然更是清楚得很,却偏偏不按史实写,为何?有些人说是为了避讳,有些人说是为了全篇的爱情主旨而稍加美化,我觉得就是明明白白的反讽。有诗意的人,写起别人的故事,大概并不会为了圆满而牵强附会,毕竟一切如梦幻泡影才最有诗意,你看《琵琶行》就知道了,不圆满的故事自有诗意。开头可以不圆满,结尾更可以不圆满,不是照旧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至于避讳,以白居易的才情,他不想提到的内容,避开便是了,怎至于大剌剌地说些假话。所以,说到底,与事实不符的话,尤其在当时人眼中,反而更加强调罢了。

因为反讽,这段话的意思骤然变了,本来是“皇帝我这么多年没碰到看对眼的人,终于有一天看到了杨家的黄花大闺女,这姑娘给我抛了个媚眼儿,从此天雷勾动地火”,在知道原本史实的人心中却会被提醒道,“不过皇帝也是一会儿爱这个一会儿爱那个,这次还抢了儿媳妇,干嘛把自己塑造得像情圣似的”。

《妖猫传》与《长恨歌》

接下来的一大段,所有爱意的表达都是靠皇帝的行动。皇帝让杨玉环去华清池洗澡(蓦地想起毛邀王光美游泳的传说,大概老男人泡年轻姑娘都是这路数),皇帝恩宠不早朝种种,而杨玉环的主动行为就是走走路,跳跳舞,而丝竹歌舞也是因为皇帝看不足,所以杨玉环到底爱不爱皇帝呢?也许爱,也许不爱,看不出来。

《妖猫传》与《长恨歌》

然后笔锋一转,从“渔阳鼙鼓动地来”开始,便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帷幕。众人西出都门不过百余里,将士们就不干了。于是”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这段真的妙,前面没什么主动行为的杨玉环,此处突然变成了主要人物,身姿宛转,蛾眉清淡,在六军马前赴死,珠宝散落一地,而之前一直占据主动的皇帝此时不仅救不了,连走过去给她的遗体整整首饰都没有。

《妖猫传》与《长恨歌》

当然,此处再次因为和历史的巨大反差,更加强调了唐玄宗的懦弱与自私,因为杨玉环明明是唐玄宗自己为了明哲保身,叫手下的太监高力士拿白绫勒死的,掩面的唐玄宗不仅不是“救不得”,而是下令赐死的人,于是掩面便从仿佛是“掩面而泣”,变成了“无颜相见”。而接下来白居易所描绘的唐玄宗的伤心,便从单纯的悲伤,变成了一种浓浓的虚伪——一个加害者,悲伤什么呢,要人同情吗?真觉得自己是情圣呢。

《妖猫传》与《长恨歌》

至于到“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杨玉环的意思就很明显了:我再也不想见到你,虽然你杀了我,但我都懒得变成恶鬼入梦来吓你,更不要提和颜悦色地来和你说话了。至此,可以说两人已经彻底分手,即使杨玉环临死前没能表态,此时也已经表了态。但是一般情圣一样的渣男都不太能吃接受前女友不再爱自己的事实,因为他们总是自恋地觉得无论如何伤人,女人或多或少都还留着些情谊的。

于是便有了《长恨歌》点睛的一段剧情。皇帝不能接受杨玉环和自己一刀两断,便跑去找了个方士寻找杨玉环的魂魄,自此“上穷碧落下黄泉”,终于收到了杨玉环的信物和托来的情话。方士说杨玉环知道皇帝来找她,不禁梨花带雨,一往情深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真的是杨玉环的意思吗?自然不是,这不过是皇帝的一厢情愿罢了。倘若真是情比金坚,以白居易的才华,难道不能在开篇两人春宵苦短的时候写些情话让杨玉环表表衷肠吗?岁月静好的时候,杨玉环都没什么表示,又怎么可能在被相好赐死以后反倒情话绵绵信誓旦旦?白居易好歹是个进士,不是白痴,怎会突然把杨玉环写成一个受虐狂。

另外一个证据便是紧随爱情誓言后面的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倘若真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那唐玄宗也差不多快死了,两个人死后再聚首不就圆满了,中国古代故事一向都是这么收尾的,化蝶化孔雀,总是一对,怎会就算天地都消磨没了,这遗憾也全不了呢?大概是因为就算皇帝死了,杨玉环也不会与他双宿双飞。所以结尾一句无非是白居易跳出来鄙视皇帝说,你别做梦了,杨玉环是永远不会再和你一起的。

所以说,爱情里,生死不是距离,人心才是距离。白居易说这是一首“风情”诗,确实,如风的虚情假意和油腻的自作多情。到最后,玉环飞燕皆尘土,全靠世人想象的风情万种供奉到现在,哪有那么多“回眸一笑”,不过是个招惹到渣男的可怜人罢了。

You Might Also Like